企業招聘看重第一學歷 考研鍍金能否通關就業?
[摘要] 前不久,教育部公布了“2014年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727萬”的消息,一時間,就業這一本就“敏感”的話題再次被人們熱烈討論。在就業壓力如此之大、“一職難求”的當下,研究生,考還是不考?考研族又為了什么走上千軍萬馬的獨木橋?來看看正文。

前不久,教育部公布了“2014年應屆高校畢業生人數將達727萬”的消息,一時間,就業這一本就“敏感”的話題再次被人們熱烈討論。但是,我們仍不能忽視的是,今年的考研人數并沒有呈現出明顯下降的趨勢,直至現在,教育部依然沒有公布2014年報考研究生的總人數。那么,在就業壓力如此之大、“一職難求”的當下,研究生,考還是不考?考研族又為了什么走上千軍萬馬的獨木橋?記者展開了調查。
投身熱愛的專業,堅持“小事”成理想
大學本科我學的是工科專業,畢業后順利進入了一家對口的事業單位。但經過一段時間的“磨煉”,我發現自己并不適應這份工作,當年的“文學夢”又開始浮上心頭。一邊是穩定體面卻并不喜歡的工作,一邊是前途未卜但自己熱愛的專業,我權衡了很久,還是決定報考某校的外國文學專業研究生。
跨專業考試,缺乏經驗,努力不夠,導致第一年失敗。繼續找工作還是堅持初衷?我思考再三。我漸漸意識到考研關系到我的人生道路的走向?;丶疫^年時,老邁的父親旁敲側擊地說了好幾次類似“父母老了,不能賺錢了”“家里境況越來越差”的話,家里迫切需要我的支撐。但是回頭繼續找工作,意味著一年的時間白白浪費,也意味著我之后的路又要重回老路。種種“理由”讓我決定咬牙再堅持一年。第二年考研非常艱難,沒錢用、沒地方住是擺在眼前的最頭疼的問題。
可以說是天無絕人之路吧,在我成為一家教育機構的兼職教師后,生活費有了著落,也終于結束了饅頭就咸菜的生活。又因為同學宿舍空出來一張床,我偷偷摸摸住進去,成為“黑戶學生”。破釜沉舟,一切倒變得簡單。第二年如愿以償被錄取。
說實話,我在考研之前就了解過,我們專業求職比較困難,但是我還是決定義無反顧,因為我就是想為我所熱愛的專業拼一下,為自己的理想搏一回。做自己熱愛的事情,讀熱愛的專業,不是最快樂的事情嗎?現在流行一個詞—“重走青春路”,我就是這樣。
這個學期我開始了求職之旅,求職路上的重重困難,身為男生,在求職中處于“有利”位置,而我遇到的困難則是因社團活動、實習經歷少,屢屢受挫。我在思考一個問題:研究生三年我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我的學業上,讀書、寫論文占據了我大多數的時間,而實習少的問題,在學校體現不出來,但找工作時這個短板太明顯,用人單位主要是以你的實習經歷為主,而成績則是輔助。所以,這種學業和求職的脫節,是我們研三時期所不可避免的問題。
讀研有用,這三年的研究生學習我覺得十分有益。我以前有熱情、好走極端,但是大范圍閱讀和嚴謹的學術態度,使我對許多問題抱著越來越寬容的態度。
理想和現實必然會存在差距。記得以前看過的一句話:不要每天睜開眼睛都想著,我的夢想是什么,我今天要為它做什么?天天抱著沉重的東西,關鍵還要腳踏實地!我覺得是這樣的:持之以恒堅持自己的一點小興趣、小想法,最后可能就是別人眼中的“理想”。
專家點評
做自己喜歡做、適合做、能夠做的事情
看到這個故事,我感到很親切,因為我和這位同學的經歷有某些相似之處。30年前,我在一家效益很好的外貿國有企業工作,但我覺得還是讀書對我更具有吸引力,于是毅然參加全國高考到大學讀書,原來的工資、獎金全沒有了,每月除了10元的助學金,還要父母資助、到工廠兼課掙一點講課費。7年前,我又從一家半機關性質的事業單位離開,回到母校南開大學任教。對此,很多人都不太理解,認為我舍棄得太多,但我義無反顧,絲毫也不后悔。人生苦短,最要緊的不是成就多大的事業,而是做自己喜歡做、適合做、能夠做的事情,也就是能夠找到自己獨特的人生空間。也正如這位同學所說“做自己熱愛的事情,讀熱愛的專業”。我覺得這是一位有主見的同學,也是一位有勇氣的同學。因此,我支持這位同學的選擇。放棄了自己曾經擁有的一切也許會后悔一時,但是,如果有機會有條件而沒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,就可能會后悔一輩子。至于說到由于參加社團活動不多,實習經歷少而求職不順,我以為不必太在意。社團活動、實習固然能夠給人以鍛煉機會,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對知識的獲取和研究能力的提升,君不見有多少研究生名不副實,遭人詬病。我相信,一位人文學科的研究生只要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,只要具備較強的研究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說得再直白一些,只要你勤讀書,善動筆,就一定能找到自己合適的工作崗位。畢竟,用人單位最終還是要看一位研究生的綜合素養,而不是一味地強調社團活動、實習經歷那些淺層次的東西。(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、傳播學系主任劉運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