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名學生正在測繪古運河畔的老麥粉廠。
“上午看到3個女生在育才小學這兒,拿個儀器量來量去,不知道是干嗎,聽說是外地的學生,會不會在做什么機密的事情?”昨天上午,網友“@韓東東有人搶”發布一條微博。記者了解到,這三名女生均是江南大學研究生二年級的學生,為了研究江浙滬一帶中西合璧的建筑,多次來揚進行建筑測量,已經花去1年時間。
研究初衷
本報報道吸引無錫研究生“37、38、39……”記者見到這三位女生時,她們正在古運河畔的老麥粉廠舊址,通過數磚頭計算建筑高度。據介紹,她們是江南大學環境與建筑專業研二的學生。這次來揚正是為了完成其中一位女生宋麗娜的畢業論文。
原來,從讀本科時開始,宋麗娜就對古建筑的保護頗有興趣。2013年8月,她在網上隨意瀏覽時,看到一些揚州中西合璧古建筑的資料,讓她眼前一亮?!拔易x研的方向就是古建筑遺產的保護,揚州古建筑很多,融入了西式建筑風格的揚州古宅很吸引我?!?/p>
“我好多資料都是從《揚州晚報》上看到的,第一篇就是看的2011年5月22日電子版報紙上的”青磚小瓦馬頭墻“,然后我又看了幾期,發現你們介紹得很全,當時我就有要來揚州的想法了。”宋麗娜說。一個月以后,她就從無錫趕到了揚州。
用時一年
完成揚州21棟古建測繪“很多古建筑都隱藏在老巷子里,有時候找一個建筑要花上好幾個小時。”宋麗娜走走停停,花了四五天才走了七八個古建筑。
回去以后,宋麗娜越想越不甘心,決定將自己的畢業論文就定為研究揚州中西合璧的古建筑。“從去年10月份開始,我就開始查找相關資料?!彼嘻惸然貞?,當時看過的書有厚厚的一摞,她與兩位同學一起統計出21棟揚州近代中西合璧建筑,并一個一個地研究。
宋麗娜說,即使三個人合作,測繪一座房子至少都要花上半天時間:既需要測量房子的長寬高、觀察房子的外飾和具體結構,還需要手繪平面圖。“有些房子太高了,我們只能先拍下照片,回去一塊磚一塊磚地測算它的高度。”
研究感悟
測繪古建筑如同記錄歷史雖然論文尚未完成,但對于揚州的中西合璧建筑,三個女生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。宋麗娜說,現在無錫一帶很多這樣的建筑已經拆掉了,而揚州這些“用石頭寫成的史書”仍然存在著,它們大多仍然保持著拱券的門窗、鐵藝的窗戶,仍然帶著民國時期的風格?!巴高^它們,我們能夠觸摸到這個城市近百年來的風風雨雨,感受到那一時期的建筑風格和社會形態?!?/p>
“現在我們將這些歷史建筑測繪下來,也就是如同記錄歷史一樣?!彼嘻惸认M4嫦聛淼馁Y料能為未來修繕或者保護它們提供依據。
專家觀點
這些建筑是中外交流見證對于這三位女生的研究,揚州文化學者韋明鏵表示,這非常有意義。
在韋明鏵看來,揚州的古建筑有著獨特的韻味,中西合璧的古建筑除了其建筑價值,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見證?!皩@些建筑深入研究以后,能夠發現鴉片戰爭后,西方文化是如何逐步融入人們生活的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