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年武大新聞業務391分考研經驗
[摘要] 記得莫泊桑說過一段話“生活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,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。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。有時,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,有時,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。"真正是我們考研人的真實寫照。

我記得莫泊桑說過一段話“生活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,也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糟。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。有時,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,有時,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。”這正是我想對大家說的,你永遠不知道到底有多強大,你的潛力是無限的,能發揮至什么程度,完全看你自己的態度。所以,千萬不要輕言放棄。
我本科是西安一非985211普通高校,廣告學專業,跨考武大新聞業務(也不算跨,武大新聞傳播所有方向初試都一樣的試卷,就復試時分方向)。初試成績:政治 79 英語 74 專業一 117 專業二 121 總分391,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備考經驗。
一、為什么考研
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,卻是極其重要的,因為這關乎著你堅持下去的動力。我當初考研,有以下幾個原因:首先,自認為自己大學沒學到東西,想繼續學習,而且這個欲望很強烈;其次,名校情結;再就是,為了以后發展的平臺更寬廣,能找到一份比較不錯的工作。
如果你就是想要個研究生文憑,我勸你盡早放棄,因為這個理由完全不能支撐你走到最后(可能有些絕對,但是實在話)
二、擇校
我開始也不知道要報哪個學校,只是一心想到更高的平臺學習深造,選擇武大是因為它的新聞傳播學在全國排名比較靠前,武大前邊是人大、復旦中傳,競爭太激烈就沒有考慮。武大新聞傳播在全國招收一百多人,出去推免生四五十個,還剩下四五十個名額,相比其他學校只招收一二十個看起來要好考些;其實武大競爭也很激烈,每年報考新聞傳播都有一千五左右。
三、參考書目
初試參考書目
606 綜合知識(含法律、經濟、中國文學知識及基礎寫作):
《法律基礎》周葉中主編,武漢大學出版社;
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》呂有志、戴德錚主編,高等教育出版社;
《大學語文》徐紹建主編,武漢大學出版社;
407 新聞學基礎:
《理論新聞傳播學導論》童兵,人大出版社;
《新聞理論綱要》李卓鈞,武大出版社;
408 傳播學概論:
《傳播學教程》郭慶光,人大出版社;
《傳播學引論》李彬,新華出版社;
《批判視野中的當代西方傳播思想研究》石義彬,武漢大學出版社。
復試參考書目
新聞業務:《新聞采訪學新論》羅以澄,武大出版社;《現代新聞寫作》強月新、單波,安徽人民出版社;《新聞評析》夏瓊,高教出版社
補充:(可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選擇的閱讀)
《解析新聞傳播學2012》、《解析新聞傳播學2013》陳力丹 (15年的考生看2013跟2014就可以)
《新聞理論十講》陳力丹
《新聞學概論》李良榮《新聞理論教程》楊保軍
《中國新聞社會史》李彬《陳力丹新聞自選集》
《麥奎爾大眾傳播理論》清華大學出版社
《娛樂至死》廣西師范出版社
《經濟學原理》(上、下)曼昆著。此書好懂,寫得異常經典。
《中國哲學簡史》馮友蘭著
《形式邏輯》金岳霖著
論文:武大老師的論文,牛一點的老師的要全搞到。重點是單波(新聞、傳播都有)、秦志希(新聞)、石義彬(新聞傳播都有)、強月新老師的也可以看看,其他老師的我也找了,沒啥好看的。除此之外還要關注其他大牛的論文,比如陳力丹、楊保軍、展江等等。
另外還要時常關注人民網傳媒頻道、新華網傳媒頻道,以及鳳凰網評論、網易評論等。
新聞人必須是雜家,這是常識。武大的考題知識面寬泛、思辨性強,眾所皆知,兩者推論,我們必須開拓視野,廣泛涉獵,融會貫通。
四、復習
專業一:綜合知識
大學語文我一開始不知道怎么復習,只是知道光背課本是不行的,可又不知道其他的復習辦法;直到一位研友向我推薦了考試點,我找到了武大綜合知識的課程,試看了一節課覺得不錯,就果斷買下了。之后就跟著課程把大學語文給過了一遍,后來聽第二遍的時候結合課程講義整理了一本筆記,這本筆記成了我大學語文的主要復習資料(見下圖)。所以我建議各位,不要只看課本,一定要找到一位前輩來指導,最好能有一份前輩的筆記作參考;如果找不到前輩,那就買考試點的課程吧,課程包括了大學語文、當代世界政治與經濟以及法律基礎,老師就是武大的研究生,課程講義就是很好的復習資料,是根據老師的筆記整理的。
專業二
我從去年三月開始正式準備,《傳播學教程》《傳播學引論》《批判視野中的當代西方傳播思想研究》通讀了一遍,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,總之第一遍通讀就是了解基本內容,速度要快一些,這一遍不用做筆記。
接下來就是認真做筆記,其實做筆記就是把知識點提煉出來,讓你覺得一個一個知識非常清晰,然后腦子里再有個整體框架,這樣就會清楚很多。我已開始做筆記的時候也會覺得很迷茫,覺得就是在抄書,但是后來在真正被的時候就發現,拿筆記背比拿課本要清晰很多,而且一些新的東西加到筆記里,不斷補充,效果會比較好。尤其是那本批判學派,第一遍讀完很難完全理解,在第二遍認真做完筆記后,邊做筆記邊精讀,我覺得效果很好。做筆記大概要花兩個月的時間,因為語文那邊也很麻煩。傳播學方面我就做了兩本筆記,一本批判學的,一本郭慶光的,《傳播學引論》不必花太多時間,這幾年基本沒有考點在上面,因為比較簡單很多人說是為跨專業的入門的,由于我是本專業,而且時間安排的問題,所以就在啃完前兩本后通讀了一遍,把多出來的知識點加到已做的筆記里就好了,沒花多少時間在上面。復習重點還是在于批判學和郭慶光那本。這個因人而異,跨專業的話最好先讀一下傳播學引論,這樣會親松些。
傳播學概論的考試往往要結合實際談,因此從備考開始就盡量堅持讀《南方周末》要對新近傳播事件有了解。另外還會去翻翻《當代傳播》《現代傳播》,不必每篇都看,有空翻翻,老師的論文我由于最后沒時間了,所以基本沒看,有些險。時間安排合理的話最好看看。
總之我復習傳播學這門課《傳播學教程》《批判視野中的當代西方傳播思想研究》這兩本書占了90%多的時間吧,兩本書個人覺得挺經典的,要細讀,認真理解。
新聞部分,要總結專題進行復習(新聞的客觀性、新聞的真實性……)。我是買了學長的筆記,就沒有總結。所以在這部分沒什么建議給大家。但是,如果大家要做專題整理,一定要早點開始!因為越往后時間越緊,還要留時間給公共課。
公共課
我英語四級考了519,六級考了三次,第一次478,第二次471,第三次536。這是我的英語情況,一直刷分就是想讓自己一直學習英語,我建議各位也這樣做。我的英語復習是這樣一個流程:三月份開始背單詞,四月底結束完成單詞第一遍,選擇的是紅寶書。 之后開始第二輪單詞,是看的某機構的詞匯課程,同時做閱讀,每天1-2篇,一直到放暑假,這個階段持續時間比較長是因為五六月份去實習了。 暑假開始做真題,其實在前面也做過一些,這時開始系統地做,做完一套,就把閱讀理解等弄懂,不會的單詞標出來,長難句標出來,每天早讀讀真題;差不多是四天一套真題,暑假結束,真題也弄得差不多了;暑假把詞匯課程看了第二遍。注意:一定要把最新的三套真題留下不做沖刺的時候用。9月份到十一月份,每天精讀一篇閱讀理解,每周寫一篇作文,還要時常練習翻譯;同時不要放棄單詞,單詞要一直背到考試前。到了近十一月份的時候,開始背各種范文,之前的閱讀什么的也在同時進行;12月份,做留下的那幾套真題,嚴格按照真正的考試要求自己,提前進入考試狀態。
政治沒什么可說的,大綱解析。肖秀榮1000題,風中勁草,最后的四套模擬一定要做。
五、結語
趁年輕,趕緊奮斗,決定你以后過什么樣的生活就在這兩年。我一直覺得,我不是個聰明人,從高考可以看出,我付出的努力要比我朋友多得多,平時也比他考得好,可最后我并沒有考入好大學;但是我堅信勤能補拙。接到通知書的時候,我突然感覺我人生之前的這些年都是在為這一天做準備。東湖之濱,珞珈山上,這里才是我安放青春的地方!